植物修復技術在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中的應用
摘要:重金屬污染物排放和擴散進入到環(huán)境中造成Et趨嚴重的污染問題由來已久,如何有效消除環(huán)境中重金屬污染物已成為世界性難題。近些年來一種成本低廉,環(huán)境友好型的植物修復技術成為各國研究的熱點。當前來看,研究不外乎優(yōu)良品種的選育、土壤條件的改良、微生物配合投放等,長遠來看,植物修復技術的長足發(fā)展還需依賴抗重金屬或降解有毒化合物的關鍵基因的克隆與遺傳轉化,以期獲得重金屬“超級”積累植物品種來解決土壤的污染治理難題。文章綜述了近些年來國內外相關的研究工作,并提出植物修復技術在今后實際應用中有待突破之所在。
關鍵詞:植物修復技術;重金屬污染物;超積累植物;基因工程
植物修復技術(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是通過綠色植物來固定、吸收、轉移、轉化、降解污染物,使之變?yōu)閷Νh(huán)境無害的物質和將污染物加以回收利用的一項新興的環(huán)境治理技術 。該技術從本質上講,是通過植物光合作用將散存于土壤和水介質中的污染物抽吸出來轉移到植物地上部分或可收割部位,通過刈割并做無害化處理來達到治理環(huán)境的目的。在重金屬含量相對偏高的土壤中能生長的超積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給人們以啟迪,利用這類植物來治理重金屬污染的土壤,特別是將基因工程技術應用于改良超積累植物的生物學性狀和植物對重金屬的積累特性來提高治理效率前景廣闊;或分離、克隆那些在重金屬富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和調控元件,將其導入到具有生物量大、分布廣、抗逆性優(yōu)良的常規(guī)植物或經濟作物中,使之具有重金屬耐受性和累積性,并高效安全地生長而不危害食物鏈及生態(tài)安全。這方面的工作已獲得一些結果,如對金屬硫蛋白(MTs)、植物螯合肽(PCs)、金屬搬運子、改變植物代謝途徑和氧化應激機制的研究 。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1040808.pdf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wǎng)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