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化工污水處理技改工程
![]() |
技術依托單位
仁化金獅冶金化工廠
推薦部門
中國有色金屬協(xié)會
工程分析
一、工藝路線
廢水排放量為150~180 m3/h,其水質(zhì)為含鋅及少量Pb、Cu、Cd等重金屬離子的弱酸性廢水。采用石灰乳中和法處理。廢水首先經(jīng)由廠內(nèi)各排污溝集中后,由總排污溝流入污水處理系統(tǒng)緩沖、預沉池,之后進入一次反應池,以中和污水中的殘酸,而其他重金屬離子不沉淀。一次反應完成后進行污泥分離,所得液體進入二次反應池。二次反應池沉淀Zn、Pb、Cu、Cd等重金屬離子。所得沉渣經(jīng)過濾后返回浸出渣回轉(zhuǎn)窯回收有價金屬,而合格污水則進入一平流沉淀池,經(jīng)再次沉淀后排放。
二、關鍵技術
1.建有400 m3污水緩沖預沉池。其目的主要在于保證全廠不同金屬含量的污水在此混合后,能有穩(wěn)定的成分、流量進入污水處理系統(tǒng),便于操作控制。同時,為利于提高后續(xù)中和過程中和渣含鋅品位及杜絕石灰乳、污水輸送管堵塞,在此也加入石灰乳貯槽底部粗粒石灰乳調(diào)節(jié)pH=5~6,以使待處理污水所含污酸、Fe3+ 、Cu2+在此中和水解并與淤泥、煤灰一起預沉淀分離。
2.污水處理采用兩段中和工藝。第一段控制pH=8,使污水中的鋅大部分水解沉淀。一段中和后液分離中和渣后,再控制第二段pH=8.5~9繼續(xù)沉鋅及其他重金屬離子。
3.二段中和后液液固分離后,為使污水中少量未反應的鋅及懸浮物進一步沉淀,充分利用了原6 000 m3沉淀池繼續(xù)對污水進行沉淀處理,并定期對沉淀池含鋅沉渣進行回收。
工程規(guī)模
處理量180 m3/h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年利用40萬m3的回水系統(tǒng)。
主要技術指標
Zn:≤3.0 mg/LPb:≤1.0 mg/L
Cu:≤0.5 mg/LCd:≤0.1 mg/L
pH:6.0~9.0Hg:≤0.05 mg/L
懸浮物:≤80 mg/L
COD:≤50 mg/L
主要設備及運行管理
一、主要設備
(1)新建石灰乳制備系統(tǒng)。主要包括:石灰預硝化池、石灰硝化器、螺旋分級機、石灰乳貯槽及其他附屬設施。
(2)新建污水處理及回水利用系統(tǒng)。主要包括:污水緩沖預沉池、污水反應池、傾斜板濃密箱、壓濾機、回水利用設施、pH及COD在線監(jiān)控儀等。
二、運行管理
對原污水處理系統(tǒng)進行全面技改整治,完善了相應的石灰乳制備、污水反應池、污泥分離、流失金屬回收利用過濾系統(tǒng),從而使排放污水合格率達到100%以上。
工程運行情況
運行3年來該系統(tǒng)合計處理水量320萬m3。
經(jīng)濟效益分析
一、投資費用
總投資230萬元,設備投資100萬元
二、運行費用
運行費用110萬元/a
三、效益分析
工程竣工運行3年來回收鋅金屬355余噸,減少農(nóng)賠及排污費278萬元,外排廢水經(jīng)仁化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及凡口礦環(huán)保處長期監(jiān)測,平均排放達標率大于100%,排放的廢水基本不會對下游農(nóng)田、水系、魚塘造成污染。2001年4月回水處理設施完成后,2002年、2003年每年更減少污水排放量分別約達20萬m3、37萬m3。
技術成果鑒定與鑒定意見
一、組織鑒定單位
仁化金獅冶金化工廠
仁化縣環(huán)境和建設局
凡口鉛鋅礦建筑安裝工程公司
二、鑒定時間
2001年2月
三、鑒定意見
項目竣工后經(jīng)運轉(zhuǎn)調(diào)試,廢水總排口pH值7.09,懸浮物28.8 mg/L,化學需氧量5.0 mg/L,硫化物0.004 mg/L,六價鉻0.004 mg/L,總鉻0.011 mg/L,總鉛0.10 mg/L,總鎘0.061 mg/L,總銅0.031 mg/L,硫酸鹽399 mg/L,總鎳0.05 mg/L,總鋅0.705 mg/L,總錳0.52 mg/L,總汞0.007 0 mg/L,總砷0.014 mg/L。均未超過《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一時段一級排放標準,達工藝設計要求。
獲獎情況
2004年6月獲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技改優(yōu)秀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m.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