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濃度酸洗廢水處理工程的改造
1 廢水水質(zhì)
浙江臺州機械廠以硫酸為清洗劑進行鋼材酸洗,廢水排放總量為100m3/d,主要為酸洗槽母液和沖洗廢水,廢水中含有大量鐵銹末、石油類物質(zhì)、鐵離子,pH值極低,并且水質(zhì)、水量變化大。廢水水質(zhì)見表1。
![]() |
該廠地處臺州科技工業(yè)園區(qū),出水水質(zhì)執(zhí)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一級標準,原有廢水處理站的處理能力和出水水質(zhì)都不能滿足要求,必須對其進行改造。
2 改造前工藝和存在的問題
2.1 原處理工藝
原處理工藝見圖1。
![]() |
2.2 存在的主要問題
原工藝存在的主要問題:①沒有采用曝氣氧化的方式使亞鐵轉(zhuǎn)化為三價鐵,造成加藥量過大,濃廢水呈污泥狀。②采用常規(guī)沉淀池分離污泥狀廢水,易導致嚴重堵塞和分離困難。
3 改造方案
對機械廠酸洗廢水水質(zhì)和廢水站實際運行狀況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亞鐵轉(zhuǎn)化不徹底和Fe(OH)3沉渣分離困難是廢水處理站出水不達標的主要原因。改造的主要思路是提高反應池的效率和加強固液分離效果。
改造后的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2。
改造后的處理工藝增加了隔油池和曝氣氧化系統(tǒng),還引進了板框壓濾機。
改造后工藝的主要特點:
① 廢水進調(diào)節(jié)池前先進行隔油處理,提高了后續(xù)工藝的處理效率,出水的石油類指標可以達到排放標準。
② 向反應池中投加貝殼粉(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就地取材,降低了用藥成本,提高了反應效率。在反應池中增加曝氣氧化系統(tǒng),將亞鐵轉(zhuǎn)化成三價鐵沉淀而去除。當廢水pH值為5.5時,F(xiàn)e(OH)3的溶解度最小;當pH值上升到12時,F(xiàn)e(OH)3重新溶解;當pH值為7.0~7.5時進行曝氣,亞鐵可迅速轉(zhuǎn)化成三價鐵,形成氫氧化鐵沉渣而去除。
③ 不溶性的鐵氧化物以一種穩(wěn)定的膠體分散形態(tài)懸浮在水中。由于膠體顆粒非常小,因而可阻止沉淀發(fā)生。此外,由于這些顆粒帶有特殊的表面電荷,會引起相互排斥,因此難以凝聚成大顆粒。新生成的Fe(OH)3具有密度小的特點,若停留時間短或缺少附加處理設施,則沉降困難。再者,由于廢水濃度非常高,泥渣濃稠,常規(guī)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困難。
因此,在預沉池后引進板框壓濾機,預沉池的上清液直接進入斜管沉淀池,下層泥渣較濃部分則通過板框壓濾機壓濾后進入砂濾池,這樣就保證了固液分離效果,提高了廢水處理效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m.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nèi)容,請點擊下載 09040805.caj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wǎng)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