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臺國賓館中央空調冷卻水處理技術方案
來源:北京天御太和環(huán)境技術有限公司 閱讀:2048 更新時間:2011-03-11 09:32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長期使用如果發(fā)生結垢、腐蝕和菌藻等問題,將會影響機組正常運行,采用水處理技術可以有效控制上述危害,使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長期安全、穩(wěn)定、經濟運行。針對貴單位系統(tǒng)實際情況,我們提出有效的化學水處理技術方案。目的使系統(tǒng)得到良好保養(yǎng),從而提高設備使用年限,防止腐蝕、結垢、菌藻的滋生,充分利用水資源,保證制冷設備的有效正常運行,從而達到經濟制冷。
根據貴單位實際情況,兩次水質檢測都證明補水水質很硬,要達到濃縮倍數3倍以上目標,選擇一般藥劑很難達到,綜合經濟技術比較,初步擬定方案如下:
一、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設計水質分析
針對貴單位的實際情況分析出,若使用傳統(tǒng)藥劑則氯根和總硬度太高易出問題,N(濃縮倍數)太低則腐蝕嚴重浪費水和藥劑。采用堿性藥劑,以阻垢為主,兼顧緩蝕、殺菌,使系統(tǒng)在高pH狀態(tài)下運轉,使設備得到良好的保養(yǎng),并節(jié)約藥劑量和水量。
二、水處理方案
1.開車前清洗預膜:貴單位設備管道內有鐵銹、泥沙、油脂等雜質,所以有必要對系統(tǒng)設備進行清洗預膜處理, 具體方法如下:
(1)集水池水位降至最低安全水位,以節(jié)約藥劑用量。
(2)投加藥劑按1000mg/L進行清洗預膜(約150kg),并在水池掛碳鋼、銅掛片,開水泵循環(huán)運行6-7天,(連續(xù)運行)經化驗當pH(9.0~10)下降時,應補加藥劑。
(3)觀察冷卻塔頂部配水裝置和塔內壁的粘泥、鐵銹的去除情況,及出水孔堵塞緩解情況,通過測試循環(huán)水濁度變化,在濁度2~4小時不變,可以結束清洗預膜?砷_大補充水及排污閥進行置換排放。
測試項目:濁度,pH值,藥劑含量。
(4) 72小時后,排掉一定污水,并補充新水至系統(tǒng)水無鐵銹色,立即開始按正常加藥量加藥。
2.日常加藥:對夏季開車系統(tǒng),補水時應投加基礎量藥劑約200kg,控制pH為9.0~10,系統(tǒng)不排污,開始正常運行。
(1) 正常加藥:按要求進行補加,當pH<9時用藥劑將pH值調到9..0~10之間。
每天加藥量: 0.8kg/h×24h/d =19.2kg/d
每周加藥量: 19.2kg/ d×7d =134.4kg
每年6個月按26周運行加藥量:134.4kg×26周≈3500kg
(2)阻垢緩蝕劑的特點和功能:
① 具有阻垢、緩蝕、殺菌滅藻及系統(tǒng)清洗預膜等多功能為一體,可大大提高系統(tǒng)濃縮倍數。
② 在水的硬度較低時,對鈣、鎂等離子起絡合作用,當總硬度超過500mg/L時,鈣、鎂等離子預先沉淀分散于水中,沉降在冷卻塔盤底或沉降池中,可避免換熱器結垢。
③ 含高效緩蝕劑,并控制水質pH為堿性,大大加強緩蝕效果,而且能把已生成的銹斑剝離下來,在換熱器金屬表面生成鈍化膜,防止電化學反應發(fā)生,起到防止金屬腐蝕的作用。
④ 含季銨鹽,可殺滅所有的病原性和致病性微生物、病原體,能有效地控制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中的粘泥、藻類以及隨之而來的沉積。
⑤ 是一種很好的非氧化性殺菌劑,故操作簡單,并且由于殺菌劑日常均勻加入,可有效控制菌藻的生長。
3.殺菌滅藻劑加藥量:
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6個月每兩周加殺菌劑一次, 12.5kg/次。為避免細菌對藥劑產生抗藥性,交替使用兩種殺菌滅藻劑。
5~10月加藥量:80ppm×150×2次/月×6個月≈150kg
三、技術要求及驗收標準
①腐蝕率:達到國家標準GB/50050-2007《工業(yè)循環(huán)冷卻水處理設計技術規(guī)范》指標(以掛片為準)。
碳鋼≤0.075mm/a 不銹鋼≤0.005mm/a 銅≤0.005mm/a
②阻垢:設備(熱交換器)無明顯硬垢。
③菌藻:循環(huán)水含異養(yǎng)菌總數≤1Χ105個/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