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同行—走進德國》污水處理廠的節(jié)能之道
《德中同行--走進德國》今天去看看那里的污水處理廠是如何開拓新能源利用的。
<被采訪人:>記者 梁云:“這里是位于德國薩克森州的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污水處理廠。在這里,對于污水處理僅僅是把污水凈化的概念得到了改寫。他們的業(yè)務已經(jīng)拓展成為從污水當中對太陽能、熱能、電能、沼氣等多種能源的提煉。”
薩克森州這家名為卡地茨的污水處理廠管理著德累斯頓市1730公里的下水管道,負責處理全市99%的污水處理,過去由于資金匱乏等原因,這座有著百年悠久歷史的污水處理廠曾一度停工,污水直排易北河,導致魚蝦絕跡。1991年以來,政府投入近6億歐元裝修下水道系統(tǒng),翻新污水處理設備,還通過出售股份向社會融資1億9千萬歐元,并通過收取污水處理費把污水處理廠建成了歐洲最現(xiàn)代化的污水處理廠之一。
<被采訪人:> 卡地茨污水處理廠 新聞發(fā)言人 :“我們把百分之九十九的污水凈化起來。用機械的辦法和生物的辦法凈化后的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去。”
卡地茨污水處理廠還裝置了當?shù)刈畲蟮奶柲馨l(fā)電設備,可以提供該廠日常用電的1%;在排水口裝置了發(fā)電設施,用凈化后的污水發(fā)電,可以提供日常用電的大約3%;一個污水處理廠,使用污水發(fā)電方法來解決自身所需的電能,這是德國高度重視節(jié)能環(huán)保工作的一個縮影。據(jù)了解,目前卡地茨污水處理廠已經(jīng)和東亞一些國家建立了合作項目。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