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受訪者:常州“毒地”應啟動問責機制
央視日前曝光的“常州毒地致近500學生身體異常”事件,讓輿論為之震驚。常州外國語學校自搬新址后,493名學生檢出皮炎、血液指標異常等,個別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經(jīng)檢測,該校區(qū)地下水、空氣均檢出污染物。學校附近正在開挖的地塊上曾是三家化工廠,專家稱校區(qū)受到的污染與化工廠地塊上污染物吻合。對此,公眾怎么看?本期“京報調(diào)查”(新京報與清研智庫聯(lián)合推出)就此展開調(diào)查。
1、您之前對這樣的“毒地”有過了解嗎?(單選)
a.有,自己買房選址時會做調(diào)查。17.0%
b.之前并沒有,國家應將此類“毒地”統(tǒng)計并向公眾公開。80.2%
c.無所謂。2.8%
2、您覺得此事中,校方以及當?shù)卣闹饕獑栴}在于?(單選)
a.校園選址時,環(huán)評走了過場,未批先建。54.1%
b.最初媒體曝光時,當?shù)匚茨苤匾,遮遮掩掩?6.6%
c.不好說。9.3%
3、您覺得常州“毒地”事件該如何處理?(單選)
a.由獨立的專家或調(diào)查組調(diào)查,還公眾一個真相。38.6%
b.啟動問責機制,此事的多個責任方都應追究其責任。57.9%
c.不好說。3.5%
受訪者背景資料
男55.7%
女44.3%
受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20.9%
大專/高職29.9%
大學本科44.1%
碩士及以上5.1%
本次調(diào)查由新京報與清研智庫聯(lián)合推出,調(diào)查樣本為1363人。
■旁邊評論
還有多少毒地應向公眾公開
常州“毒地”事件,就如新京報日前評論所說,處于異味污染中的孩子們,用健康生命喚起輿論對土地污染的關(guān)注,孩子們的健康變成了“污染試紙”。
能聞得到異味,已經(jīng)算是“毒地”危險中最為直觀的了,還有更多的人,壓根不知道自己生活在“毒地”上,據(jù)“京報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只有1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買房選址時,會調(diào)查住宅用地是否可能是“毒地”。而常州“毒地”事件,無疑給更多的人提了個醒。
對于此事,權(quán)威的調(diào)查、全面的追責,自然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除此外,更應回應公眾對自己是否“身涉毒地”的恐懼,全國到底還有多少“毒地”、治理情況怎樣,都應該調(diào)查清楚并向公眾公開。畢竟,有了輿論的追問、國家層面的重視,下一步才是“毒地”的全面修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m.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