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 鐵腕治污一年間
本報濟南6月23日電(記者徐錦庚、劉成友、卞民德)“去年被強制關停時,我是抱怨加憤怒,現在是慶幸加感謝!”一年來,山東盛陽集團董事長徐明華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盛陽集團原有6家企業(yè),年產值50多億元,2015年全部被停產。經整頓,提升3家、關閉3家,并投入26億元轉產不銹鋼,今年僅不銹鋼產值就可達200億元,還可節(jié)約81.6萬噸標煤。
盛陽集團的蝶變故事,在山東省臨沂市并非孤例。一年多時間,在臨沂由環(huán)保部掛牌督辦的13家企業(yè)有9家整改后復產,57家停產治理企業(yè)有42家整改后復產,412家限期治理企業(yè)有362家完成整改解除限期治理,外界擔憂的區(qū)域性金融危機和大面積失業(yè)并沒有發(fā)生。
這一切都要回溯至一年前。因為大氣污染,臨沂市長被環(huán)保部約談,臨沂開始鐵腕治污。鐵腕治污帶來鐵一般的效果:2015年,臨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4項污染物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7.4%、17.1%、40%、17.2%,改善幅度分居全省第一、第一、第一、第三位。
污染治理,在短期內難免會對經濟增長造成一定影響,但陣痛正變成重生的契機:2015年臨沂經濟整體運行平穩(wěn),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7.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反映結構效益和后勁的財政、稅收占比、投資、消費等指標,保持了山東省內較好水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m.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