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最高38.1%額外關稅
【谷騰環(huán)保網訊】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fā)表聲明,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最高加征38.1%的額外關稅。歐盟委員會稱,如果歐盟無法與中方通過談判達成解決方案,征收臨時關稅的舉措將從7月4日起生效。
目前,歐盟對所有中國電動汽車征收10%的關稅。歐盟委員會計劃對比亞迪加征17.4%的關稅,對吉利汽車加征20%的關稅,并對上汽集團加征38.1%的關稅。其他“配合調查的公司”將被加征21%的關稅,“不配合調查的公司”將面臨38.1%的關稅。中國生產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適用于單獨計算的關稅稅率。
歐盟委員會聲稱,去年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的反補貼調查發(fā)現,中國電動汽車價值鏈“受益于不公平的補貼”,大量相關產品以“人為壓低的價格”涌入歐盟,對歐盟的電動汽車產業(yè)構成了“顯而易見且迫在眉睫的損害威脅”。
歐盟委員會在聲明中稱,該機構已經聯(lián)系中方,探討反補貼調查結果和“解決問題的可能方案”。如果歐盟無法與中方達成解決方案,征收臨時關稅的舉措將從7月4日起生效。在臨時關稅生效后的四個月內,歐盟將決定是否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永久性關稅。
去年10月,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fā)起反補貼調查。中方對此曾明確表示,歐方調查措施是以“公平貿易”為名行保護自身產業(yè)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yè)鏈供應鏈,并對中歐經貿關系產生負面影響。
研究機構榮鼎咨詢(Rhodium Group)的一項研究表明,若歐盟想要通過關稅來明顯阻止中國電動汽車出口,這些關稅必須在40%至50%的區(qū)間內。然而,歐盟正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guī)則評估其潛在的征稅措施,該規(guī)則將關稅的可能范圍定在了15%至30%。
榮鼎咨詢稱,歐盟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已從2020年的16億美元躍升至2023年的115億美元,占歐盟電動汽車進口總量的37%。
對于此舉,德國總理朔爾茨指出,隔離措施和非法關稅壁壘最終只會讓一切變得更貴,讓所有人變得更窮。在此之前,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也表示,歐洲不會跟隨美國對華征收關稅,貿易戰(zhàn)必須避免。
歐洲汽車制造商們也紛紛表示,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違背公平競爭原則,將加劇通脹,并延緩經濟綠色轉型的進程。中國引領全球汽車電動化潮流,跨國公司需要與中國車企合作,在中國市場成功與否關系到企業(yè)在全球的競爭力。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回應表示,“我們關注到歐盟發(fā)布的相關臨時措施。梅賽德斯—奔馳始終支持基于世貿組織規(guī)則的自由貿易,包括所有市場參與者應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則。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將給各方帶來繁榮、增長和創(chuàng)新。如果任由保護主義趨勢抬頭,將對各利益相關方造成消極的后果。”
大眾警告稱,歐盟對華潛在的關稅舉措,通常會帶來一定的風險。5月,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CEO施文韜在英國《金融時報》舉辦的“汽車的未來”峰會(Future of the Car Summit)上提醒:“(中方針對歐盟)總會有某種報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m.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