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濾池的工作情況
污水通過布水設(shè)備連續(xù)地、均勻地噴灑到濾床表面上,在重力作用下,污水以水滴的形式向下滲瀝,或以波狀薄膜的形式向下滲流。最后,污水到達排水系統(tǒng),流出濾池。
污水流過濾床時,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細菌附著在濾料表面上,微生物便在濾料表面大量繁殖,不久,形成一層充滿微生物的粘膜,稱為生物膜。這個起始階段通常叫“掛膜”,是生物濾池的成熟期。
生物膜是由細菌(好氧、厭氧、兼性)、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后生動物以及一些肉眼可見的蠕蟲、昆蟲的幼蟲等組成。
污水流過成熟濾床時,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從而得到凈化。生物膜表層生長的是好氧和兼性微生物,其厚度約2mm。在這里,有機污染物經(jīng)微生物好氧代謝而降解,終點產(chǎn)物是H2O、CO2、NH3等。由于氧在生物膜表層已耗盡,生物膜內(nèi)層的微生物處于厭氧狀態(tài)。在這里,進行的是有機物的厭氧代謝,終點產(chǎn)物為有機酸、乙醇、醛和H2S等。由于微生物的不斷繁殖,生物膜逐漸增厚,超過一定厚度后,吸附的有機物在傳遞到生物膜內(nèi)層的微生物以前,已被代謝掉。此時,內(nèi)層微生物因得不到充分的營養(yǎng)而進人內(nèi)源代謝,失去其粘附在濾料上的性能,脫落下來隨水流出濾池,濾料表面再重新長出新的生物膜。生物膜脫落的速度與有機負荷、水力負荷有關(guān)。
在低負荷生物濾池中,造成生物膜脫落的原因可能更復(fù)雜些,昆蟲及其幼蟲的活動可能促進生物膜脫落。在高負荷濾池中,因濾率高,靠著水力沖刷使生物膜不斷脫落和被沖走,生物膜的厚度與濾率的大小有關(guān)。
有機物的轉(zhuǎn)化深度隨濾池的性能而異,對于低負荷濾池,有機物被深度轉(zhuǎn)化,出水中硝酸鹽含量較高,殘膜呈深棕色,有些類似腐殖質(zhì),沉淀性能較好;對高負荷濾池,只有在負荷率較低時,出水才含有較低的硝酸鹽,殘膜易腐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m.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