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廢水處理新材料:除氨氮型F·F復合分子篩
![]() |
“除氨氮型F·F復合分子篩”的除氨氮的基本原理:
1.“F·F”表面色散力、靜電力和離子交換作用力吸引氨氮向“F·F”表面靠近;
2.毛細力和離子交換作用力,推動氨氮從“F·F”表面向內部滲透;
3.離子交換作用力,繼續(xù)使氨氮向“F·F”內部擴散,并與內部Na+等離子交換。
化學再生法
對于氨氮的去除可采用過濾器,亦可采用濾池,過濾速度為5-8m/m2H,采用濾池過濾,流速適當低一些。
“F·F”對氨氮的吸附容量為30mg/g?紤]其他離子的干擾,設計時按70-80%吸附容量計算。“F·F”飽和后需再生,再生的方法:用4-5%的氯化鈉溶液浸泡10-12小時,將再生液排掉。再用相當于兩倍濾料體積的水沖洗。采用再生液再生時如需連續(xù)運行,應采用多罐(池)并聯(lián)運行,分別再生。
生物再生法
“F·F”對氨氮的吸附是以離子交換作用力為主的專性吸附過程,“F·F”表面和孔內富集的物質主要是氨氮以及“需氮微生物”產生的各類形態(tài)的氮化合物。“F·F”表面的微生物菌落以真菌、放線菌等絲狀菌為主,還有大量游離的細菌。“F·F”內部孔隙以中孔和大孔為主,細菌可以通過孔道進入孔隙內部。受營養(yǎng)物質的限制,優(yōu)勢微生物為“需氮微生物”。
當水中氨氮受“F·F”離子交換作用力吸引而向“F·F”遷移時,部分氨氮擴散透過生物膜,與“F·F”內的Na+等陽離子發(fā)生交換,另一部分氨氮被微生物截獲利用,通過生物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氨氮被轉化為各種形態(tài)氮的中間產物,繼續(xù)被微生物利用,返回水體或排到大氣中。微生物的這一作用分擔了“F·F”吸附交換負荷,延長“F·F”的使用時間。
當水中氨氮濃度較低時,“F·F”富集的氨氮從“F·F”表面或內部解吸出來,被微生物截獲利用。簡單說是“F·F”先快速吸附氨氮,再由微生物吸收和轉化“F·F”富集的氨氮。生物“F·F”的吸附作用與生物作用是相互促進的關系。“F·F”內由于吸附作用富集了氨氮,為微生物貯存了氮源,當水體中營養(yǎng)物不足時,微生物可以全部吸收“F·F”吸附的氨氮,直接使“F·F”再生,微生物的生物作用減輕了“F·F”的吸附負荷,可以使“F·F”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較高的離子交換水平,同時,生物硝化作用降低水中氨氮濃度,促進了“F·F”上氨氮的解吸,間接使“F·F”再生。
生物再生工藝的基本條件:
1.懸浮物不易過多;
2.COD<300mg/L,以可降解有機物為主;
3.總氮<200mg/L,以氨氮和有機物為主;
4.溶解氧>1.5mg/L。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m.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