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含油廢水處理工藝
摘 要:介紹了含油廢水的來源、具體的處理工藝、流程以及對含油廢水處理的重要意義,并對新舊處理工藝進行對比。
關鍵詞:含油廢水;來源;處理工藝
1. 引言
含油廢水是一種量大面廣的工業(yè)廢水,它來自鋼鐵、機械、石油化工和油的運轉,產(chǎn)生于石油的開采、加工、運輸過程中,也產(chǎn)生于各用環(huán)節(jié),隨著我國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含油廢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成分也日趨復雜。其若直接排入水體,因其表層的油膜會阻礙氧氣融入水中,從而致使水中缺氧、生物死亡、發(fā)出惡臭,嚴重污染環(huán)境。因此,含油廢水的處理關系到企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們的健康。
2. 含油廢水的來源
含油廢水的主要工業(yè)來源之一是石油工業(yè)。石油生產(chǎn)、煉制、儲運或在使用這種工業(yè)產(chǎn)品過程中都會產(chǎn)生含油廢水。特別是煉油工業(yè)產(chǎn)生大量含油廢水,主要來源是油氣和油品的冷凝分離水、油氣和油品的洗滌水、反應生成水、油槽車洗滌水、煉油設備洗滌排水、地面沖洗水等。加熱和冷卻期間,有些油料會進入水系統(tǒng)。油料可能從密封不嚴處、冷凝處或熱交換器裝置側引進。用作油脂或油制品直接加熱的蒸汽,其回收的冷凝液有很有可能受到污染。
工業(yè)區(qū)下暴雨后的雨水徑流可能受到油料污染,雨水沖洗工業(yè)生產(chǎn)設備、人行道、建筑物和周圍場地,帶走沉積在那里的一些油料。
在運輸業(yè)中,含油廢水多數(shù)是油漏失、溢出或清洗產(chǎn)生的,運輸油料的游船、駁船和油槽車需要清洗,以防產(chǎn)品可能受到污染,清洗液中常含有油料,如果不加以處理而排出,會帶來污染。
含油廢水的另一較大來源是金屬工業(yè)。金屬工業(yè)中含油廢水的的兩大來源是鋼材制造及金屬加工業(yè)。在剛才制造業(yè)中,鋼錠被熱軋或冷軋成所需要的形狀,來自熱軋過程的廢水主要含有潤滑油和液壓油。金屬加工業(yè)生產(chǎn)成型的金屬器件,如活塞及其他的機械零部件,其過程產(chǎn)生的油性廢水含研磨油、切削油及潤滑油。在許多金屬加工過程中也要用油-水乳化液作為冷卻劑。
含油廢水的第三大來源是食品加工業(yè)。在加工處理肉、魚和家禽時,油脂類物質主要產(chǎn)生于屠宰、清洗及副產(chǎn)品加工等過程中。其中的主要來源是來自脂肪提取工段,特別是濕法(或蒸汽)脂肪的提取過程。肉類加工廠的廢水中脂肪含量可達數(shù)千毫克每升。
其他工業(yè)如紡織工業(yè)、橡膠工業(yè)也排放含油廢水。
3. 含油廢水處理方法
含油廢水的處理一般采用浮選、過濾、絮凝等方法。前兩種比較好處理,而乳化油含油界面活性劑和起同樣作用的有機物,油分以微米數(shù)量級大小的粒子存在,分離難度頗大。以下是近年來在處理含油廢水中應用較多的方法與技術。
3.1 鹽析法
基本原理是壓縮油粒于水面界面處雙電層的厚度,使油粒脫穩(wěn)。單純鹽析法投藥量大(1%~5%),聚析的速度慢,沉降分離一般在24h以上,設備占地面積大,而且對由表面活性劑穩(wěn)定的含油乳化液的處理效果不好。但該法由于操作簡單,費用較低,所以使用較多,作為初級處理應用更為廣泛。
3.2 絮凝法
常用的無機絮凝劑是鋁鹽和鐵鹽,尤其近年出現(xiàn)的無機高分子凝聚劑,如聚硫酸鐵和聚氯化鋁等,以其用量少、效率高、最優(yōu)pH值范圍比較寬等優(yōu)點,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雖然無機絮凝劑的處理速度快,裝置比鹽析法小型化,但藥劑較貴,污泥生成量多。目前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在含油廢水的處理方面還可用作其他方法的輔助劑。
3.3 電絮凝除油法
以金屬鋁或鐵作陽極電解處理含油廢水的方法,主要適用于機械加工工業(yè)中冷卻潤滑液在化學絮凝后的二級處理。電絮凝具有處理效果好、占地面積小、操作簡單、浮渣量相對較少等優(yōu)點,但是它存在陽極金屬消耗量大、需要大量鹽類作輔助藥劑,耗電量高,運行費用較高等缺點。
3.4 粗?;?/p>
粗粒化方法除油的效果與表面活性劑的存在和量多少有關。有微量表面活性劑的存在能抑制粗?;驳男Ч?,因而該法對含有表面活性劑的乳化含油廢水的除油會失效。粗?;o需外加化學藥劑,無二次污染,設備占地面積小,且基建費用較低,前景較好,但出水含量較高,所以常需再進行深度處理。
3.5 吸附法
活性劑是一種優(yōu)良的吸附劑,它不僅對油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而且能同時有效地吸附水中其他有機物,但吸附容量有限(對油一般為30~80mg/L),且成本高,再生困難,故一般只用于含油廢水的深度處理。
3.6 浮選法
空氣微泡由非極性分子組成,能與疏水性的油結合在一起,帶著油粒一起上浮,所以該法油水分離效率較高,但其主要用于不含表面活性劑的分散油的分離。一般采用加壓溶氣浮選法。
3.7 膜分離法
近幾十年來,膜分離技術發(fā)展迅速。在國外,膜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含油污水中乳化油、溶解油的去處和脫鹽的研究與工業(yè)化試驗。微濾(MF)和超濾(Fu)技術處理含油廢水的特點是:不加藥劑,是一種純物理分離,不產(chǎn)生污泥,對原水油份濃度的變化適應性強,需要壓力循環(huán)污水,進水需嚴格處理,膜需定期殺菌清洗。簡單的除油機理是乳化油基于油滴尺寸大于膜孔徑被膜阻止,而溶解油則是基于膜和溶質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膜的親水性越強,阻止游離油透過的能力越強,水通量越高。含油污水中油的存在狀態(tài)是選擇膜的首要依據(jù),若水體中得油是因有表面活性劑的存在,使油滴乳化成穩(wěn)定的乳化油和溶解油,油珠之間難以相互粘結,則須采用親水或親油的超濾膜分離,為此超濾膜孔徑遠<10,而且超細的膜孔有利于破乳或有利于油滴聚結。
4. 含油廢水的常規(guī)典型處理流程
我國的石油化工行業(yè)含油廢水處理起步較早,工業(yè)技術比較成熟,其(老三套)四個典型流程如下:
① 含油廢水→隔油→浮選→過濾→生物處理→水體或灌溉;
② 含油廢水→浮選→浮選或過濾→生物處理→水體或灌溉;
③ 含油廢水→隔油→浮選→浮選或過濾→水體或灌溉;
④ 含油廢水→隔油→浮選→水體或灌溉。
其中①~③適用于深度加工煉油廠的含油廢水處理,而④則適用于淺度加工煉油廠的含油廢水處理。
5. 含油廢水處理的意義
(1)如果含油廢水不合理回注和排放,不僅使地面設備不能正常工作,而且會因地層堵塞而帶來危害,同時也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影響油田安全生產(chǎn)。因此,必須合理地處理利用含油廢水。另外,隨著油田注水的進行帶來了兩大問題:一是注水的水源問題人們希望得到供水量大而穩(wěn)定的水源;二是
原油含水量不斷上升,含油廢水量越來越大,廢水的排放和處理是個大問題。在生產(chǎn)實踐中,人們認識到油田廢水回注是合理開發(fā)和利用水資源的正確途徑。
(2)由于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和工業(yè)用水量急劇增加,因此不少國家頗感水源不足。解決水源缺乏的辦法之一是提高水的循環(huán)利用率。油田廢水經(jīng)處理后代替地下水進行回注是循環(huán)利用水的一種方式。如果廢水處理回注率是100%,即不管原油含水率多高,從油層中采出的水全部回注,那么注水量中只需要補充由于采油造成地層虧空的水量便可。
參考文獻:
[1] 韓建華.煉油廠含硫堿渣處理工藝[J].石油化工環(huán)境保護,2000,2(8):34-39.
[2] 宮暉等.烏石化煉油廠污泥處理技術現(xiàn)狀.石油化工環(huán)境保護,2003,26(3):38-41.
[3] 李凡修.含油污泥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的途徑.油氣田環(huán)境保護,1998,8(3):42-44.
[4] 匡少平,吳信榮.含油污泥的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m.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