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貝爾氧化溝處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分析
Orhal氧化溝工藝由于構筑物少、操作簡便,且具有脫氮除磷功能,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
克拉瑪依南郊污水處理廠采用orbal氧化溝工藝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及部分工業(yè)廢水。該污水廠于2002年8月14日正式運行,工程實際總投資為1.89億元,占地10.34hm2,設計處理水量為10xl04m3/d。工藝流程見圖1。
1工藝參數(shù)及操作模式
1.1工藝參數(shù)
采用3座orbal氧化溝,單溝容積為16667m3,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12h,污泥濃度為4g/L,污泥齡為20d,污泥負荷為0.1kgBOD5/(kgVSS•d)。
采用3座周進周出輻流式二沉池,直徑為40m,水深為4.sm,表面負荷為1.0m3/(m2•h),變化系數(shù)為1.30,污泥回流比為100%。
1.2操作模式
采用0-1-2操作模式即控制orbal氧化溝外、中、內三溝的DO分別為0、1、2mg/L。污水從外溝進人,與回流污泥混合,在外溝經充分循環(huán)后進人中溝,最后進人內溝。從外溝到內溝DO依次增高,形成氧濃度梯度。該操作模式的關鍵在于控制外溝限制性充氧和內溝的富余性充氧。
1.3外溝反應
外溝承載了系統(tǒng)100%的負荷和50%以上的過程氧氣,大部分反應在該溝完成。由于外溝DO很低或為零,就很有可能發(fā)生同時硝化反硝化。事實上,外溝各部分的DO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曝氣器前后的DO相差很大。只有緊接著曝氣器的小部分容積是DO充足的曝氣區(qū),而更多的容積內DO保持在0-0.5mg/L。由于在好氧區(qū)域水中的有機物被氧化,大部分有機氮化合物發(fā)生硝化反應,進人缺氧區(qū)域后生成的硝酸鹽被反硝化,形成氮氣逸出。
1.4中溝和內溝的反應
中溝的DO接近lmg/L,實際上該溝DO不斷波動,當外溝承受較大沖擊負荷時,過量的負荷將會轉移到中溝。
內溝的DO一般為2mg/L或更高。當混合液進人該溝后,大部分污染物已經被降解。經過曝氣,進入二沉池的混合液DO>2mg/L,省去了污泥消化過程,防止了在二沉池內污泥的反硝化,提高了出水DO濃度。
2處理效果
2005年Orbal氧化溝穩(wěn)定運行的進、出水水質如表1所示。在4、5月份,由于進水COD濃度突然升高,氧化溝內發(fā)生了污泥膨脹。從5月開始,通過工藝優(yōu)化消除了污泥膨脹現(xiàn)象,進一步提高了COD及反硝化脫氮的處理效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Orbal氧化溝處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分析.pdf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