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著水資源危機 能會因其增長而窒息
美國《頭版》雜志9月3日文章,原題:中國可能會因其增長而窒息
與菲爾普斯、博爾特一樣,北京奧運會期間的空氣問題也是頭條新聞的強有力競爭者。幾乎每一篇報道都包含這樣的評論:隨著工業(yè)活動全面恢復,空氣質量將很快再次惡化。它們的觀點是:清潔環(huán)境與經濟增長之間必須取得平衡。然而事實卻是,中國必須改善環(huán)境以維持經濟增長,F在的中國經濟比30年前更加高效,但緊鑼密鼓的擴張卻給自然資源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并開始威脅到公眾健康。無論其經濟規(guī)模是否將匹敵或超越美國,中國都可能會達到蘇聯當年令人驚駭的環(huán)境退化、本土產業(yè)低效率的狀況,并最終導致經濟停滯。
中國面臨著水資源危機。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川開始從頂部融化。長江冬季水位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黃河的外流量只有40年前的10%。水資源消耗量一直在不斷增長,而且將隨著人口膨脹、城市化進程及工業(yè)擴張而繼續(xù)增長。如果冰川無法提供足夠水源,大米產量將會直線下降,中國的糧食自給目標將無法實現。
東部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及地表沉陷,已給中國帶來750億美元的損失。在農村地區(qū),衛(wèi)生部數據顯示,40%的飲用水不安全。1/4的地表水無法利用,3/5的地表水無法養(yǎng)魚。衛(wèi)生設施是個重要的健康指標,然而盡管財富不斷增長,中國在這方面卻落后于國際平均水平。水電站的宏大計劃將由于水位不斷下降而破滅,這將進一步增加煤炭需求,令空氣質量惡化。
水資源的減少也使可利用耕地不斷縮減。1996年官方數據表明耕地面積約為1.3億公頃。2007年下降到1.22億,接近中央政府一直堅持的1.2億公頃“紅線”。而且耕地流失速度在加快。
在世界20個空氣質量最差的城市中,中國占了大部分,每年可能有75萬人死于空氣污染。此外,在收入節(jié)節(jié)攀升的同時,中國的嬰兒出生缺陷率也已超出世衛(wèi)組織的全球平均水平。這與空氣污染明顯有密切關系。
健康的體魄是經濟發(fā)展的核心。與長期經濟增長關系最為密切的一個因素就是平均壽命。然而,環(huán)境條件卻明顯在危害中國的公眾健康。環(huán)境因素帶來的健康危害需要到下一代才能顯現出來,但現在已出現了一些跡象。另外,大規(guī)模的公眾健康項目需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發(fā)揮作用,北京尚未意識到這一挑戰(zhàn)的難度。
中國改革開放已走過30年歷程。二戰(zhàn)結束后的30多年中,蘇聯也以極度的工業(yè)擴張而自豪。然而在這個表面下,生態(tài)破壞事實上已開始減少人均壽命,并最終導致經濟長期停滯。另外,俄羅斯聯邦最近的復蘇源自于它的自然資源,這是中國所不具備的。也許在一代人之后,中國的產業(yè)興盛將是一種不同的局面。(作者為美國傳統(tǒng)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德雷克•希瑟斯,伊文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m.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