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家餐廚垃圾處理廠試運行 “地溝油”變身
|
日前,天津第一座專業(yè)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建成并開始試運行,在這條先進現代化的生產線上,臟臭的泔水不僅不再污染環(huán)境,還能變廢為寶,成為可以再利用的資源。
泔水大變身
通過密封餐廚垃圾車運來后,將首先經過預處理階段,清除餐飲垃圾中參雜的雜質(比如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然后將泔水將分成兩個部分,一定部分是固體部分,也就是去往再生蛋白飼料生產方向;另一部分的油、水將前往再生油脂制造產品的方向。
再生蛋白飼料階段把預處理后的濕物料,經過闊菌的發(fā)酵處理,濕料去除了病菌和臭味,然后在經過干燥、粉碎、去雜,制成“鋸末”狀的蛋白質飼料。
再生油脂階段把餐飲垃圾預處理階段后產生的水、油混合液,通過深加工技術將其中的油脂提取分離出來,制成生物柴油。
|
泔水實現“三化”
通過餐廚垃圾處理系統(tǒng),臟臭的泔水可以實現“三化”,即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據了解,該垃圾處理廠占地面積40畝,如處理餐飲垃圾300噸,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全部有機產生無均可實現循環(huán)再利用。按照該處理廠日處理300噸計算,可以產生可利用的水資源120噸,產生飼料75噸、油脂15噸。
餐廚垃圾處理后制造的飼料可以當做牲畜飼料,其喂養(yǎng)的豬完全符合營養(yǎng)標準和衛(wèi)生標準,也可以當做花苗木的培養(yǎng)土。
另外,餐廚垃圾的處理過程采取物料運行封閉化作業(yè),防止了處理過程中氣味溢出、渣液外泄,同時,也減輕了機器噪音。
|
“地溝油”也可實現綠色循環(huán)經濟
作為本市第一家餐廚處理廠,該處理廠堅持了以高技術制成,實現高標準建設和生產。
天津碧海環(huán)保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國忠表示,由于中國人的餐飲結構與外國人不同,其餐廚垃圾的處理也無經驗可循,處理廠的全套設備全靠廠里的技術人員,以及本市高校的技術支持,自主研發(fā)而成。
據了解,這套生產線不僅可以使泔水得到妥善的處理,還在廠區(qū)內實現了“循環(huán)經濟”。沈國忠介紹說,從“地溝油”中提煉出來的生物柴油可以共給企業(yè)生產用油,預處理階段產生的固體雜物將被送到焚燒爐焚燒后,產生的熱能供廠內采暖。產生的廢水經過本場污水處理系統(tǒng)達到一級排放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中。
建成本市首家餐廚處理科普教育基地
目前,這座餐廚垃圾處理廠已經進入試運行階段,日處理30噸,待一期工程全部12個發(fā)酵罐建成投產后,日處理餐廚垃圾的能力將達到300噸。
另外,該廠還計劃建設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完成后,將達到日處理餐廚垃圾1000噸的能力。按照目前全市日產生780噸餐廚垃圾計算,這座處理廠將完全處理本市餐廚垃圾。
在這座處理廠的規(guī)劃沙盤上,記者注意到,還在廠房中安排了一條參觀走廊。沈國忠表示,目前,處理廠已經列為了本市餐廚垃圾處理科普教育基地,今后,大中小學生可以到廠里參觀,親眼看到泔水變成綠色資源的過程。
加快建立餐廚垃圾收集制度勢在必行
據了解,這座處理廠將于今年下半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面對如此充裕的處理能力,現在餐廚垃圾的收集工作略顯滯后。除本市北辰區(qū)首批221家大型酒店和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已經和碧海環(huán)保技術咨詢公司簽訂了集中收運協(xié)議,其他地區(qū)的餐廚垃圾仍然沒有集中到處理廠,這就為提煉“地溝油”的產生提供可能。
因此,為避免回收“地溝油”現象,斬斷“地溝油”回收利益鏈條,本市需要出臺相關措施,建立健全回收制度和體系勢在必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