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謠言四起 美媒體發(fā)表報道釋疑
隨著颶風季節(jié)來臨,墨西哥海灣漏油擴散危機可能繼續(xù)升級。網絡上也隨之出現(xiàn)各種傳言,預測可能發(fā)生的最糟糕的狀況。不過,日前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專門發(fā)表報道澄清了相關誤解。
報道稱,現(xiàn)在有一些關于石油泄漏的誤解被謠傳為科學家、專家的意見或者官方說法,比如說,破裂的油井已經噴出這么多石油和天然氣,井口附近的地層可能下沉和開裂,形成多個噴油井,導致井噴永遠不能停止。隨之而來的后果包括油井下面形成塌陷,或者一個巨大的甲烷氣泡爆炸,從而將壓力傳導至海岸,引發(fā)海嘯,等等。
美國易斯安那州大學的地質學教授加里·拜爾利(Gary Byerly)表示,這一切都不可能發(fā)生。“這些擔憂并不合理,石油礦床上方的巖層有足夠的壓力”,他說。
還有一個共同的誤解是,墨西哥海灣的所有石油同屬一個巨大的礦床,如果這一口油井泄漏不堵住,所有石油都會泄漏出來。
“這些礦床都是有邊界的,單個礦床的儲量也是有限的,”拜爾利說,“但是如果這個油井不能封頂?shù)脑挘芸赡軙掷m(xù)泄漏好幾年,直到漏空為止。”
被施加高壓的甲烷氣體——也就是造成這起爆炸事故,導致“深水地平線”鉆井平臺燒毀的罪魁禍首——致使井口封頂至今不能成功,但實際上海底出現(xiàn)的天然裂縫才是石油和天然氣泄漏的源頭。“這已經延續(xù)了千萬年之久,石油和天然氣可能因人類的任何一個失誤冒出海面,”他說。
上周被上傳到美國YouTube網站上的一個視頻顯示,新奧爾良郊區(qū)好像下了一場“油性雨”.這個視頻在互聯(lián)網上被迅速炒熱,以致最終美國的好幾個電視新聞頻道都行動起來破除這個誤解。
對于原油可以蒸發(fā),然后隨著降水回落到地球,導致雨水中有“疑似石油”的想法,德克薩斯大學石油海洋學副教授阿爾貝托·梅斯塔斯(Alberto Mestas-Nu·ez)稱這是不可能的。他說:“石油是碳氫化合物的一種復雜混合物,我看不出這些單獨的成分可以蒸發(fā),然后在大氣中重新聚合,并像油一樣落下來。”
但是梅斯塔斯承認,可能有碳氫化合物和其他污染物進入大氣,并隨著降雨落回地面。 酸雨就是一個例子。再比如1991年海灣戰(zhàn)爭中,薩達姆侯燒毀科威特油田后降落的“黑色暴雨”。但他認為其成因還需要大量的實驗室研究。
另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美國的海鮮不再是安全食品。事實上,美國的海鮮大部分來自進口或來自阿拉斯加。
即使在墨西哥灣沿岸,行業(yè)代言人及政府機構也表示海鮮仍是安全的。墨西哥灣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漁業(yè)水域因石油泄漏而關閉。雖然想象中這可能會有欺詐,但多個監(jiān)察機構保證該地區(qū)的海鮮是在潔凈的水域中捕撈的。
自從石油泄漏以來,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衛(wèi)生署和醫(yī)院從1.5萬個海洋生物標本中檢測了約500個海鮮樣本,化學測試顯示不含有害級的碳氫化合物。
“和大家的普遍認識相反,海鮮如果被石油污染了,是隱瞞不了的。”檢查員沃特金斯說,“被污染的海鮮無論聞起來還是吃起來都會有強烈的異味,不可能在任何階段銷售出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m.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