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只因無冷空氣,溫度高可助推污染
2014年新年以“火熱”開始,這雖然聽起來像一個好兆頭,但卻令人生疑,這是否屬于異,F(xiàn)象?而連日來,上海市空氣污染也頻繁出現(xiàn),元旦之“熱”是否會與空氣污染有關(guān)聯(lián)?
為此,記者昨日采訪了本市氣象部門及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的專家。
問:從上月29日開始,短短5天之內(nèi),申城最高氣溫上躥了10℃,從5.6℃升至昨天的16.3℃。近期氣溫為何升得這么快,這么高?
答:由于沒有冷空氣的影響,且本市以晴到多云的天氣為主,日照較為充足,因此回溫比較明顯。
問:眼下氣溫偏高是否會導致空氣污染高發(fā)?
答:首先,冬季氣溫偏高與空氣污染之間沒有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但是,氣溫偏高作為天氣狀況的特征之一,它間接表明某一階段時期內(nèi)北方冷空氣勢力偏弱,而冷空氣偏弱又會造成本市大氣較為穩(wěn)定的局面,這對于本地污染物的累積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不過,氣溫偏高只是氣象條件之一,它與風力小、無雨等都只是為污染物累積提供前提條件,而導致污染物濃度提升的更重要原因在于工業(yè)排放、汽車尾氣以及秸稈焚燒等等。
問:冬季污染物濃度的升降是否有時間規(guī)律?
答:以PM2.5為例,在很多時候,本市的早晚高峰時期都會出現(xiàn)較高的PM2.5濃度,而在白天尤其是下午這段時間里,PM2.5濃度往往呈下降走勢。這是一個四季都普遍存在的規(guī)律,而非冬季獨有。
出現(xiàn)這一規(guī)律的主要原因是,清晨前后,大氣邊界層較低,它就像一只巨大無形的鍋蓋一樣,把城市蓋在其中,導致污染物極易累積成污染;而到了白天,邊界層會逐漸打開,在流動性更強的空間里,污染物濃度就會隨之下降。至于傍晚高峰時期的PM2.5濃度升高,除了氣象條件之外,還存在著汽車上路行駛較為頻繁,排放出較多尾氣這一因素。
問:原本是寒冬時節(jié),氣溫卻上升到了15℃以上,讓仍舊披著羽絨服,腳踏雪地靴的市民們熱出了汗,這樣的氣溫是否意味著會有暖冬呢?
答:是否有暖冬現(xiàn)在還不好說,要等到今年3月,對于整個冬天的氣溫進行計算才能判斷。根據(jù)氣象學上的標準,如果冬季(12月到次年2月)平均氣溫與常年相比≥1.0℃,則該年冬季可稱為“暖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