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憑二維碼丟垃圾 垃圾費或隨水費捆綁征收
廣州的垃圾費如何收。空髑笠庖姺桨笇⒂诮衲6-7月出爐。上周,廣州市城管委實地考察杭州、上海的垃圾分類試點、流動攤販治理等多方面的城市管理工作,在相互交流的同時,也預備出臺一些新措施。新快報等媒體記者隨行采訪,記者了解到,廣州在醞釀征收垃圾費的征求意見稿,垃圾分類計量收費目前正考慮如何隨水費征收,計劃年底出臺。
雖然各地都有較為成功的試點模式,但如何征收垃圾費才能更好地推動垃圾分類是各地城管部門都在思索的難題。廣州市城管委透露,征求意見方案將于6-7月出臺,鼓勵先隨水費征收。
據(jù)悉,目前廣州、上海、杭州對于垃圾費的收取及標準各不相同。廣州采用上門收取,標準是每月15元(實際上很多小區(qū)會低于這個標準);杭州則為每年每戶50元,也由社區(qū)征收;上海則是對居民不收費,對單位收費,各區(qū)標準不一,但不超過40元/桶。三者目前存在的共同問題是,垃圾費的收費模式和垃圾量沒有掛鉤,因此對推動垃圾分類的動力不足。
對此,廣州市城管委分類管理處處長尹自永透露,廣州在醞釀征收垃圾費的征求意見稿。其中,按照此前廣東省物價局、發(fā)改委的文件,鼓勵先隨水費征收。“隨水費征收成本比較低,但怎么讓垃圾行為和排放聯(lián)系起來,還要探討如何從量上,讓垃圾分類的家庭少繳費。”尹自永表示,城管委正在考慮如何把隨水費征收以及計量收費相結合,找到一個折中方案,真正落實誰排放誰付費這個責任機制。”這個方案6-7月份會征求意見,計劃年底出臺。”
建智能垃圾房 憑二維碼丟垃圾
國內經驗
●杭州亮點
杭州上城區(qū)清波街道勞動路社區(qū)新民村是杭州的垃圾分類試點小區(qū)之一。它獨特之處在于“智能垃圾房”+“二維碼掃描”。
據(jù)悉,該試點小區(qū)與廣州的一個試點——越華路省民政廳大院背景情況類似。兩處的居民數(shù)量相近,都在200戶左右。雙方都以事業(yè)單位人員或退休公務員為主,對垃圾分類的接受程度較高。而且兩者的運行模式均為“定時定點”收運垃圾。
在廣州,省民政廳大院的垃圾投放點,為了便于居民投放長時間打開,難免垃圾臭氣外泄。這一情況在杭州的試點也曾遇到。于是,新民村將原來的垃圾房改成智能垃圾房。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均封閉在垃圾房內。居民丟垃圾時,將每家每戶獨有的二維碼識別卡對準讀卡器,相應的垃圾桶門即會自動打開,既省去了居民手動打開垃圾桶的麻煩,也便于周邊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
廣州市城管委有關人士表示,該設備成本不高且實用,能提高居民的垃圾分類積極性和有效性,如果條件可行,廣州也有可能會引進采用。
建綠色獎勵賬戶 積分可兌獎
●上海亮點
對于如何推動垃圾分類,無論是廣州,還是杭州、上海,均以獎勵為主,其中上海還為此建立了“綠色賬戶”。
據(jù)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環(huán)衛(wèi)管理處處長熊英介紹,“綠色賬戶”分為前臺采集和后臺管理。“比如你小區(qū)參與了分類,我們有前端采集設備,檢查效果覺得好就計10分。這個分數(shù)采集到后臺管理的數(shù)據(jù)庫中,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兌換。”熊英表示,對于兌換的東西,不僅有實用的食用油、牙膏等物質獎勵、文化獎勵,還有評選優(yōu)秀家庭、發(fā)放文化大劇院的門票等等。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總工程師唐家富表示,垃圾分類的鼓勵模式還在繼續(xù)探索,將來除了實物兌換,還想試點權益兌換、信用兌換,和銀行卡的信用掛鉤等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