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崗居民用“實名制”垃圾袋 垃圾分類嚴格監(jiān)控
垃圾袋也搞實名制,每個袋都有專屬標簽,居民垃圾分類是否達到標準可一目了然。6月19日,鳳凰網廣州跟隨廣州市城管委組織的媒體團來到蘿崗區(qū),據了解,自去年5月份開始,蘿崗聯合街開始向住戶分發(fā)貼有專屬每一戶獨特的標簽垃圾袋,助力家庭生活垃圾源頭分類順利推廣。
垃圾袋也搞“實名制”確保垃圾正確分類投放
據聯合街城管科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街道投入100多萬元加強了五項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完成8個垃圾收集點的箱體建設,完成4個二次垃圾分揀點建設,完成6個便民回收亭建設,另外還在機關團體、部分小區(qū)以及學校配齊分類設施配置。
值得關注的是,該街道每戶居民都有專屬自己的獨特標簽垃圾袋,“這樣的垃圾袋有別于普通垃圾袋,相當于是實名制垃圾袋,其最大的好處是方便記錄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情況,如有發(fā)現分類不達標的住戶,工作人員會上門挨家挨戶進行分類指導。”聯合街城管科相關負責人說,這些垃圾袋分別有5升、7升、12升等各種尺寸,從去年5月份就開始執(zhí)行,一年來,該街道家庭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
聯合街城管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生活垃圾分類我們采取了積分制激勵政策,居民正確分類和正確投放,可計1分積分,以戶為單位,當積分累計到一定數量,在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可到相應點兌換獎品。”鳳凰網廣州在黃陂村現場看到,居民可兌換的獎品有洗潔精等。
新增垃圾分類小分隊由政府主導企業(yè)運作
在環(huán)衛(wèi)保潔與垃圾分類方面,聯合街采取政府主導,企業(yè)運作的方式。
據介紹,保潔單位在做好環(huán)境保潔的同時,也承擔著垃圾分類的運作主體。首先,需要建立垃圾分類隊伍,由街道出資,企業(yè)進行招聘分類督導員、二次分揀員和宣傳志愿者;另外,保潔單位還要做到保潔資源與分類資源的整合,各片區(qū)的保潔人員,同時也是所在片區(qū)的垃圾分類責任人,肩負著分類指導員、督導員的角色。“保潔單位目前增加14人隊伍,每月街道出資近5萬元。”聯合街城管科相關負責人說。
蘿崗區(qū)垃圾減量成果顯著達廣州市水平
據蘿崗區(qū)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以來,建成區(qū)實現垃圾減量3%的目標,其中垃圾分類試點小區(qū)平均減量達到30%,黃陂村減量達到42.6%,天鹿小區(qū)減量達到60%。
截止今年5月份,共清運處理城市垃圾總量為48897.66(去年42815.84)噸,日產垃圾量為324噸。分類處理廚余垃圾2295.2(去年360)噸,同比2013年增長了537%;可回收物1548噸,同比2013年增長了29%;有害垃圾0.5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打打牌100%,資源化利用率達到12%,基本達到市平均水平在提升居民知曉率和參與率方面,蘿崗區(qū)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目前全區(qū)志愿者隊伍已經有5000余人,而居民的垃圾知曉率90%,參與率80%,已經達到廣州市水平。
科學城轉運站二次分揀機彌補源頭分類不徹底
科學城垃圾轉運站,在垃圾壓縮方面日處理垃圾200噸,可解決蘿崗(除九龍鎮(zhèn))約75%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任務。另外,該站還重點針對區(qū)域垃圾成分等進行二次分類工作,日處理能力約為80-100噸。據介紹,二期分揀機可以彌補源頭分類不徹底的情況,目前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塑料為主)、低附加值物類、金屬類等分揀率達到10-18%。“生活垃圾經滾筒篩分機篩分、風選、磁選,將廢塑料、有機質土、石塊等不同成份的垃圾篩分出來;彝恋炔豢稍倮钔睦鴫嚎s后運往興豐垃圾填埋場,紙張、塑料、玻璃燈進行回收利用。”垃圾轉運站副站長介紹到。
另悉,該轉運站設置了廚余垃圾生物降解就地處理設備,日可處理廚余垃圾100公斤,實現廚余垃圾“不出戶”就可進行治理。
文章鏈接:中國環(huán)保在線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89683.html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