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國際水處理經驗 助推我國設備標準化進程
更新時間:2015-08-21 12:32
來源:中國環(huán)保在線
作者:
閱讀:3228
環(huán)保設備是環(huán)保產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環(huán)保設備制造業(yè)發(fā)展迅速,技術的集成化和設備的成套化、國產化逐步受到重視。但是,由于國內環(huán)保設備市場較為混亂,環(huán)保設備沒有完整的標準化、系列化,沒有形成規(guī)模,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較低。通過提高環(huán)保設備的標準化程度,促進其集成化,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設備投入和運行費用,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等目標,提升我國環(huán)保產業(yè)的整體技術水平,促進環(huán)保設備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國外對環(huán)保設備的分類和標準化進行較早,有些國家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歐洲標準化委員會(EN)、德國標準化學會(DIN)、英國的標準學會(BS)、美國的國家標準學會(ANSI)等,對環(huán)保設備有較為系統(tǒng)、詳細的標準和規(guī)范。尤其在技術要求和配套性方面,具有嚴格的標準和規(guī)范性。接下來將依次介紹國際水處理設備標準體系,以期為我國環(huán)保設備標準化工作提供借鑒。
ISO水處理裝備標準
ISO標準是指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制訂的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標準化專門機構,成立于1947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其宗旨是在世界范圍內促進標準化工作的發(fā)展,以利于國際物資交流和互助,并擴大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合作;其主要任務是制定國際標準,協(xié)調世界范圍內的標準化工作,與其他國際性組織合作研究有關標準化問題。ISO標準中涉及到水處理設備的標準共14項,主要在通用產品標準的范圍內,包括動力泵、螺栓、污水管道系統(tǒng)、球墨鑄鐵等幾大類,以原則性規(guī)定為主。
歐洲水處理裝備標準
EN標準是由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omit-éEuropéen-de-Normalisation,法文縮寫CEN)頒布的標準。歐洲標準化委員會成立于1961年,總部設于比利時布魯塞爾,是以西歐國家為主體、由國家標準化機構組成的非營利性國際標準化科學技術機構,是歐洲三大標準化機構之一。歐洲水處理設備標準共有67項,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
1、一般要求共3項,包括:①建筑物外排水和污水系統(tǒng)組件的清理和修復的一般要求;②建筑物外排水和污水系統(tǒng)狀況的確定-第1部分:一般要求;③專門為無溝排放污水設備而設計的部件的一般要求。
2、污水處理廠的相關標準共16項,涵蓋了通用施工原則、預處理、初次澄清、污泥儲留池、活性污泥處理、生物固定薄膜反應器、污泥處理和儲存、安全性原則、需要的通用數(shù)據(jù)、控制和自動化、化學處理、沉淀/絮凝處理、消毒、活性污泥廠的曝氣槽清水中氧氣轉化的測量、物理(機械)過濾法等內容,基本上涵蓋了污水處理的全過程。
3、船和海上構筑物排水系統(tǒng)標準共4項,包括:①生活污水排水系統(tǒng)的設計;②生活污水排水、排水管道的自流系統(tǒng);③生活污水排水、排水管的真空抽吸系統(tǒng);④生活污水排水、污物處理排出管道。
4、污水管道系統(tǒng)相關標準共43項,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a.一般要求:包括液壓排放管、排水管和污水管構件的一般要求,排水管和非開槽污水管的結構和測試,建筑物外運輸污水的塑料和導管系統(tǒng)的地上和地下安裝規(guī)程。
b.試驗方法類:地下排水和污水用塑料管道系統(tǒng)的耐溫度循環(huán)和外部負荷綜合作用的試驗方法,地埋式無壓熱塑性管道接頭密封壓力的估算方法。
c.建筑物內糞便和污水排放用熱塑管道系統(tǒng):包括抗周期性升溫的試驗方法、連接件氣密性試驗方法,推薦的安裝指南等通用要求,并針對聚丙烯(PP)、聚已烯(PE)、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聚氯乙烯(PVC-U)材質的管道的合格評定指南、配件、系統(tǒng)適用性、推薦的安裝指南等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
d.無壓力排水和污水用塑料管道系統(tǒng):明確了未增塑的聚氯乙烯(PVC-U)、聚丙烯(PP)、聚已烯(PE)的合格評定指南、系統(tǒng)適用性、管道規(guī)格、系統(tǒng)和配件要求、輔助配件(包括檢查井的規(guī)格)等具體要求,并對不飽和聚脂樹脂(UP)基玻璃纖維增強熱固性塑料(GRP)的接頭適用性、配件、安裝指南、活動關鍵部位、減少接頭或剛性結點、總則、輔助設備等做了規(guī)定。
e.污水和排水用纖維水泥管:對檢查井及人孔、重力系統(tǒng)的管道、管道連接件及配件等做了規(guī)定。
5、水處理裝備材料及試驗方法標準共1項,污水工程用球墨鑄鐵管、配件、附件和其它接頭要求和試驗方法。
德國水處理裝備標準
德國標準化學會(Deutsches-Institut-für-Normung,DIN)是德國最大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公益性標準化民間機構,成立于1917年,總部設在德國柏林。DIN于1951年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同時DIN還是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和國際標準實踐聯(lián)合會(IFAN)的積極參加國。德國現(xiàn)有水處理設備相關標準60項。德國的水處理裝備標準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基礎標準包括2項,廢水工程:術語,城市技術設施用術語-第1部分:水處理。
2、污水處理廠相關標準共18項,包括:①對于常規(guī)中大型污水廠,直接引用的歐洲水處理標準(EN)中的污水處理廠部分(共16項);②對小型污水廠,對污水預處理工廠、好氧生物處理生活污水所用的滲透膜的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共2項)。
3、構件和技術裝備的設計原則共12項,對污水處理廠各構件及技術裝備的設計原則進行了規(guī)定。主要包括固體分離和濃縮設備,含氧生物廢水處理設,水閘、泄水閘門、疊梁閘門等截水設備,粒狀介質過濾器和粒狀固定床過濾器中污水處理用設備,熱污泥干燥設備,輸送設備等。并對厭氧廢水處理廠、排泄污水的接收站、污水污泥的機械排放、間歇操作裝置等進行了規(guī)定。
4、專用裝備標準共13項,主要包括廢水處理廠專用設備類、水處理用設備類和管道類。
5、50PT及以下的小型廢水處理系統(tǒng)的標準共7項,包括預制的化糞池,土壤滲透系統(tǒng),包裝的和/或現(xiàn)場裝配的家用廢水處理設備,預制袋就地組裝的化糞池,預處理污水過濾系統(tǒng),化糞池污水的預制處理設備,預制三級處理裝置等。
6、試驗方法類共8項,主要包括水處理設備腐蝕防護效果的評定方法和其他試驗方法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