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家餐廚垃圾處理廠試運行
昨日上午,伴隨著首輛大型餐廚垃圾車駛入,安徽省首家餐廚垃圾處理機構——合肥市餐廚垃圾處理廠開始試運行。今后,食堂、酒店和大排檔每日產生的大量餐廚垃圾有了好“歸宿”:經過先進的技術處理,這些垃圾在除臭消毒后“搖身一變”,成為有機肥。
臺灣技術“助陣”破解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難題
每天,合肥會產生大量餐廚垃圾,若處理不當,將成為城市生活污染源頭。
據(jù)悉,該項目采取“建設—經營—轉讓”的BOT模式建設運營,臺灣一家企業(yè)與我市開展合作,在未來25年時間內全權經營該項目,特許權期限屆滿后,該基礎設施無償移交給市政府。該項目緊鄰小倉房污水處理廠西側,設計規(guī)模為400噸/天,分兩期實施,其中第一期日處理餐廚垃圾220噸。
八大環(huán)節(jié)“變魔術”臟臭垃圾變“搶手肥料”
如何讓這些油污污的餐廚垃圾變成有機肥料?整個過程需要經過“餐廚垃圾收運—人工分揀—大塊破碎—細破碎—擠壓器—混合機—緩沖區(qū)—發(fā)酵槽”八個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依托先進技術,猶如變魔術一般將臟臭的垃圾變成了搶手的肥料。
“在餐廚垃圾經過擠壓器時,水分和油等液體將流入另外一個大槽。我們在槽內加入微生特菌,經過46天的發(fā)酵,就成為液態(tài)肥。”何至碩說,經過處理后的餐廚垃圾,可以實現(xiàn)垃圾最大化利用,1噸餐廚垃圾可以轉變成0.5噸液態(tài)肥料和0.3噸的固體肥料。而這些肥料都是“搶手貨”,每噸能賣到1000多元的價錢。
食品安全更放心日處理百噸餐廚垃圾防隱患
從9月1日起,合肥市的“三大”單位(大酒店、大排檔、大食堂)的所有餐廚垃圾將統(tǒng)一送到這里進行處理。據(jù)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合肥的餐廚垃圾由專業(yè)公司負責收運,與普通生活類垃圾的收運分開進行。按照市餐廚垃圾處理廠一期日處理量220噸的能力,首批投入了40輛餐廚垃圾收運車和10輛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車。
“目前已有1400多家‘三大’單位達成了收運意向,日后隨著垃圾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的提升,還將進一步擴大收運范圍。”該負責人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m.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