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重啟后,其它碳交易所何去何從?
【谷騰環(huán)保網訊】近日,北京綠色交易所接連發(fā)文,介紹關于CCER重啟后開戶相關的安排。一時間,各位小伙伴們都歡呼雀躍,個個都對新CCER市場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根據相關介紹,在CCER重啟后,新登記(簽發(fā))的CCER只能在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系統(tǒng)管理機構也就是北京綠色交易所進行交易。CCER重啟前的舊CCER繼續(xù)在包括北京綠色交所在內的九家交易所交易。
也就是說,等舊CCER交易完后,其它交易所的CCER交易業(yè)務被事實上取消了。
目前,全國范圍內可以開戶和交易舊CCER的交易機構一共有九家,他們分別是:北京綠色交易所、天津碳排放權交易所、上海環(huán)境能源交易所、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四川聯合環(huán)境交易所、海峽股權交易中心。
其中,除了四川聯合環(huán)境交易所以外,其他交易機構都是在碳交易試點地區(qū),所以除了交易CCER以外,他們還交易當地的配額及地方ER。但對于四川聯合環(huán)境交易所,如果失去了CCER交易業(yè)務將面臨無碳可交易,相當于退出了(全國性)碳交易所行列。
關于新CCER啟動后,其它八家交易所究竟怎么安排尚無任何消息,也可能永遠不會有消息。
其它八家交易所雖然還有地方配額可以交易,但也并不是高枕無憂。
從總體來看,隨著全國碳市場行業(yè)覆蓋范圍的擴大,碳交易試點地區(qū)的控排企業(yè)將陸續(xù)轉移到全國碳市場中,地方碳市場的體量將逐漸縮小,直至消失。最后只剩下交易CCER的北京綠交所和交易全國配額的上海環(huán)交所。
如果從活躍市場的角度來看,將資源集中在一起交易更有利于市場發(fā)展,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之前為我國碳市場開荒鋪路的其它交易所如果最終下場都是黯淡收場,難免有些令人唏噓。
剩下的交易所將何去何從?在這次CCER重啟之際,我覺得是時候好好考慮考慮了。
最理想的方案是其它交易所充當股市里券商的角色。就是負責拉人開戶、市場教育、同時作為大的交易機構直接參與交易。這樣,這些交易所在可以維持既有業(yè)務的同時,還能在市場起來的時候有不錯的收入,但“交易所”這個名字恐怕得改一改。
另一種可能性是擴大地方特色的碳信用交易,比如普惠ER的交易、用能權交易等。但個人覺得這類交易很難做起來,并不能支撐起一個交易所的運轉。
最后,也是最有可能的,是成為地方雙碳服務綜合體。也就是基本放棄交易業(yè)務,轉而開展咨詢認證類服務,比如培訓、碳核查、雙碳規(guī)劃、碳中和認證等,畢竟這些交易所都是地方國企平臺背景,相對于咨詢公司,更加有公信力一點。而這也業(yè)務做起來后,養(yǎng)活一個公司綽綽有余。
其實,因為我國碳市場交易體量尚處于新手階段,基本沒有交易所可以通過交易手續(xù)費來維持運轉,所以都在做一些咨詢認證類的“不務正業(yè)”的事情。
待今后分工更加明確以后,我覺得這些交易所們有交易資質的會把業(yè)務集中在交易上,而那些沒有交易資質或者資源的,可以把重心放在雙碳綜合服務業(yè)務上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m.bestschotzproductions.com/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